E旅行网-北京淘游

保险
楼主: 秋宵归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年国庆4人缅甸游【行程攻略+游记】仰光-卡劳-茵莱湖-...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1-23 21:34: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快更新啊!!我等着的!!!好搞笑呀 妹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3:2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9月28日 关键词:仰光小火车、昂山市场
        睡到自然醒,退房后把行李放在前台后就欢乐奔向昂山市场了(哼,奔之前你们三个逗比明明都还有把没干的衣服交托前台帮忙晾晒好吗),路上路过一家甜甜圈店,要了蘸有巧克力、草莓、黄油balalalala各种口味的大杂烩烤面包块一份,外加两杯纯奶一杯草莓味的牛奶(你问我为什么牛奶的细节记得这么清楚?因为当时为了点这几份牛奶各种沟通无力,直至一位会英语的缅甸人民伸出援手后我们才点成功的)。这家店充满了童趣,墙上贴满了甜甜圈,色彩斑斓。面包上的酱料甜得有点腻,但是不影响这一天的好心情。





        前往昂山市场需要过一座天桥,在上天桥的过程中目睹了缅甸人民真实的市场环境,在我们后来从昂山市场回来的路上我们会又一次经过这座天桥,到那时再记述所见所闻吧。





        
       过天桥后摸索了半天才意识到真正的昂山市场在一楼,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幸路过了一条挂满了油画的楼道,小心翼翼费了几下快门,凯哥更是在那里逗留了好久,以至于差点以为他丢了。

        昂山市场内部构造其实蛮像小时候江滨菜场楼上的小商品市场的,纵横的过道分割出一块块商铺,里面多数卖的是缅甸玉、漆器以及缅甸服饰。我们走进第一家卖隆基和纱笼的店铺,未曾货比三家也未曾尽砍价之能事,便迅速入手两条隆基一条纱笼,两枚汉子略腼腆地把隆基藏入包中打算日后到蒲甘再穿,至于我已然豪放地将纱笼裹上我的热裤穿好。
        兴匆匆从昂山市场出来,在前往仰光中央火车站的路上碰见了一位年轻画家,虽然画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是画质着实需要对其点赞。但因为急着去坐仰光小火车,于是在得知了他下午还是在这个摊位后,便匆匆离去,打算坐完仰光小火车再回来买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3:20: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仰光小火车的车票购买点其实就在两列铁轨中间的候车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没有空调的要一小时后才开,而有空调的马上就要开了。虽然之前的攻略中看到的都是坐没有空调的,而且也担心有空调的小火车因为窗户关上了,而无法探究窗外的世界。然而终究还是耗不起时间,匆匆拜托工作人员买票后,我们便登上了有空调的仰光小火车(票价居然只要300K/人,与之前所说的1刀/人有差异)。


哈哈,火车上还有人卖报纸的,霸气!!

        有空调的仰光小火车内其实闷热的很,绝对比不上没空调的凉快,不是很推荐。车上的座位是随意坐的,我们一直从车尾走到车头,在车头那节车厢找到了宽敞到足以容纳3人的座位。坐下后先把路上顺路买的一盒柚子吃了(1000K,无爱),然后举起相机对着火车内部架构一顿拍。此时我们发现这节车厢靠近车头部分右边的一扇窗户开了,于是很欢乐地坐在了窗边,不仅可以吹风,还可以向外拍照。奈何水平太渣渣,开启了连拍模式后拍出了一堆不能见人的废片。







        
        到了行程后半段的时候,一群工作人员模样的人上了车,他们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估计是在探讨怎么修空调(感觉空调坏了),之后发现这节车厢的靠后方也开了一扇窗,果断过去占领。



路过一个菜场

        这时出现了一个小男孩,大概六七岁的样子,特别活泼,主动凑过来试图跟我交流,与一般腼腆的缅甸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无法用语言沟通,但是他分明是希望我给他拍照,给车厢内的乘客拍照,还时不时指着窗外的景色让我摁下快门。虽然不是我喜欢的构图也不是我喜欢的拍摄对象,但见他这么热情我也便摁了几张。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呀,我走过去问正在看着窗外发呆的凯哥有没有糖果,怎奈我们都走时少了根经忘了带糖果,只好默默掏出一包湿巾送他。小孩子很开心地不停地抽出湿巾来擦脸,还做出要往嘴里送的姿势问我能不能吃?我赶紧摆摆手示意他不能吃,他便又停下捣鼓湿巾的双手,开始在车厢内肆意奔跑。跑了一圈回来,他想玩我的相机,一开始我还战战兢兢担心他会摔破我的相机,一直没让手环从我手上滑脱。到后来,见他实在欢喜得紧,便索性把相机给他玩了,他对着车厢内的乘客的正脸一一拍照,回来后查看照片倒也有些好照片。再后来啊,他拉着我给车厢那头的几个年轻人拍照,我跟着他过去,那几个年轻人害羞地笑着,我也便不好意思举起相机,和他们招招手后又坐回了我的座位,岂料这个小家伙还是坚持拉我过去给他们拍照,我以为那是他的家人,便又跟他过去,这时一个男生用英语开口跟我打了一下招呼,我赶紧问他这是你的弟弟吗?结果他说这孩子是孤儿。我不禁有点小哆嗦,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应当是因为不能想象一个孤儿可以如此开朗活泼的缘故吧。后来便与这个男生聊开了,他说缅甸人的英语都好差,即便是像他这样上过大学的,依然不能流利地使用英语,他还希望跟凯哥强哥聊聊天,于是我便引他过去,不过凯哥和强哥似乎不怎么喜欢和当地人聊天,交谈也就匆匆结束了。彼时绕城小火车也快到行程的尾声,只是我并不知道这趟旅程即将结束,当窗外出现中央火车站的绿屋顶的时候,我竟然有一丝错愕。


这个小男孩真是蛮快乐的

他给自己拍的手,哈哈


环仰光的旅程结束了,sig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5-1-25 19:36: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马克等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0:55: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下火车,又爬上天桥,寻了一辆出租车带我们去吃午餐,不料当车终于拐进小巷子停在了我们要去的餐厅门口时,却发现餐厅门口贴着一张告示,显示这家餐厅将歇业到今日为止。不得已,我们让司机带我们去他推荐的一家缅餐餐厅。
       
哎,这门上的告示真是忧伤啊,就差一天

        司机大叔的推荐还是很靠谱的,起码这顿缅餐的口感非常不错,在讨论这顿缅餐口感之前还需要再提一句的是,为了进入这家餐厅,司机必须交一笔类似于停车费或是入场费之类的费用,而交了这笔费用之后只需再开100米便到了餐厅门口,其实司机完全可以把我们放在外面让我们走进去,从而省去这笔额外的没多少意义的费用,但似乎这里的司机习惯的就是自己掏钱付各种各样的过路费,直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门口方才离去,这一点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体会到。
这便是司机推荐我们的餐厅,虽然司机第一反应是推荐feel餐厅,但我们已经去吃过feel了,于是让司机再推荐一家,司机想了想便带我们去了这家

这是那家餐厅的入口,其实进去就100米吧,但是开进去还要交费,司机居然自掏腰包交了,感动得一塌糊涂

餐厅内部构造,其实就是个小平房,但是在缅甸也算是个高档的小平房



也是和feel一样,是事先烧好的菜,点了之后热一热
不过感觉味道比feel好一点,价格和feel差不多

        当时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了,偌大的餐厅里我们是唯一的食客,在风卷残云地扫荡完点的餐食后,我们也对原本就放在桌子上提供的那堆“草”发动了攻势,特别是针对里面的黄瓜片。在我们旁若无人地大快朵颐的同时,事实上旁边是有人的,一个服务生一直紧紧盯着我们,在我们把黄瓜片处理完毕后,他瞬间又端上了一盘黄瓜片,于是让我们这三枚逗比意识到原来黄瓜片是可以续的,于是很不要脸的让他续了两次还不知三次(就是这么不要脸,你咬我啊)。



这家提供筷子!!!当筷子上来的时候忍不住想拍照啊!!!



就是那个长条形的碟子里放的胡萝卜青瓜啊等等那里,那个是赠送的,青瓜特别好吃,一吃完,旁边一直立着的服务生就帮我们续上,于是就求续了好多次


        在吃完后,服务生小哥还端上一盆红糖类似物,告诉我们这货有助于消化,啊呜,还真是糖。
这个就是红糖类似物
        好了,终于吃完了,摸摸肚子滚粗餐厅打车回昂山市场,这次要好好逛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3:0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好了,终于吃完了,摸摸肚子滚粗餐厅打车回昂山市场,这次要好好逛逛。

        到了昂山市场,先去找上午碰到的那个卖画小哥,我们基本上把他摊位上看起来还不错的画都买了,在我们选画的过程中有两个欧美游客也过来看画,但可惜他们看上的都已经被我们买了(怎么办,一不小心伪土豪了一把,好不安呐)。原以为已经买了够多了,没想到现在发现还是远远不够,sigh…
我们买的画是这样画出来
        扫荡完卖画小哥的画后,我问小哥你哪儿学的画呀?小哥害羞地表示他粑粑就是他老师,后来给他和他粑粑一起合了张影,希望小哥以后能够登上艺术真正的殿堂,真心是超棒的画诶。
        提上画往昂山市场内走,这时我们仨才真正进入昂山市场。先喝一杯大名鼎鼎的牛油果汁酝酿一下血拼的氛围,嗝~好喝~杀进去瞅瞅。
        哇,这个好贵,那个好贵,各种贵,屌丝给跪。
        嗝~其实我也不想用这么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完我们逛昂山市场的全部情形的,但是事实上就是这样,加上我们不识货,也不敢买什么玉石珠宝,嗯,故事就是这样,我们什么都没买,逛到5点多就撤了。(昂山市场5点关门,所以要去的话要趁早)
昂山市场内部
        回旅店还是要过上午路过的天桥,虽然天桥上没有人摆摊,但是从上天桥的楼梯开始一直绵延到下面的人行道,满满当当的都是拿着自家菜蔬贩卖的农民。其中有个看起来才五六岁的小姑娘在贩卖类似于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倭瓜和我叫不上名的一种有藤须的植物,我蹲下来给她拍了张照后想灰溜溜地滚开,扭头发现凯哥这个禽兽正在恬不知耻地调光对焦摁快门,于是又上去摁了一张,然后跑到她身边,把我们刚买的一种类似于柿子的不知名水果放在了她的摊位上,她惊愕地抬头看了看我,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其实也无法交流,只能灰溜溜地继续滚开了…

牛油果汁!!!超级棒!!!


        回旅店取了让旅店帮忙晾晒的衣物,背上行李,打了个车杀向汽车站(从老城去汽车站大约8000K),汽车站离老城确实蛮远的,我们大概5点40多的样子出发,等到了车站找到我们的车子的时候刚刚7点。
        这里要夸赞一下我们的司机大爷,大爷虽然看起来英语不怎么行,但是还是蛮活络的,一进车站就各种问路,七拐八拐绕了一圈终于找到了我们的车,说实话,倘若我们自己下车去找,绝对是找不到的,sigh…
        上车前填了护照号(用来证明我是我么?),把行李放在最后一排,然后枕上车上提供的U型枕,用车上的毯子把自己裹严实了,拜托车上的服务员妹子给我们的徒步向导Sam打电话确认后,便塞上耳机昏昏睡去。
        车上的夜晚总是漫长的,即使是所谓的VIPbus,除去中途下车吃了个晚饭,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处于每一小时醒来看一次时间,黑夜里看不清两旁的路,但却能从车身扭动的频率感知我们已然进入掸邦山区,偶尔侧过头看看熟睡的小伙伴,还真是可爱的旅途啊。


DSC04320.JPG (96.63 KB, 下载次数: 125)

DSC043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1:09: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9月29日 关键词:Sam、手机、徒步
        班车晚点,直到清晨5:30才到卡劳,匆匆下车,抬眼便看到了一位阿三哥,这就是我们2日徒步的向导Sam。

        Sam是土生土长的缅甸人,他爷爷是尼泊尔的廓尔喀军人,根据我凌乱的历史常识,廓尔喀军人是英军中很有名的一支部队,而缅甸作为当年英国的殖民地,他爷爷当年为了抗击日本来缅甸作战也不是没有可能。总之,Sam这位长着阿三面孔的缅甸人出生在了这片土地上,他的家乡就在茵莱湖北边,比娘水略远一点,在徒步结束前往娘水的路途中,他曾指着北边的阴云告诉我,那边就是他的家乡,奈何我这记性实在太差,没能记住他反复重复的家乡名。他曾在泰国曼谷工作过一段时日,因此英语极佳,但不知为何,他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乡做一名徒步向导,不过无论如何,这似乎是让他快乐的工作,至于理由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吧。
        Sam把我们引至一家民宿休整,一人5刀包早饭(不得不说太划算了),大家立马进入了清洁模式,各种洗澡晾晒衣物。缅甸的吹风机从仰光开始就带给我这只是个玩具千万不要当工具使的错觉,卡劳的这家民宿提供的吹风机也一样,那柔和的风力在它喷薄而出的一瞬间我也是醉了,最后勉强假设自己已经把头发吹干可以上路了。
  
        到了8点,房东老奶奶来叫我们去吃早饭,正要投奔餐厅,却被前台的三个妹子叫住合影,想来来卡劳徒步的游客中,东方面孔是极少见的,这在我们后来的2天徒步的旅程中也得到了证实。
        说到早饭,必须要大书特书一番,因为,实在是,太,丰盛,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那渣渣英语的意外收获,当前台妹子问我们:“早餐有@#¥…*&#(*…%!(&你选什么呀?”三枚逗比只能互相呵呵傻笑,于是我大义凛然地说:“whatever, anything is OK.”于是源源不断地开始有各种食物递上餐桌,以至于到后来我们听到隔壁间有掌勺的声响的时候会默念:这不是我们的不是我们的不是我们的!一定是因为我说anything is OK,导致了前台妹子以为我们什么都要,捂脸。
        吃完早饭我们便出发去徒步了,这时我需要把时间线再拉回到早餐前收拾行李的过程中。凯哥发现自己的一只手机找不到了(不要问我为什么是一只手机,对土豪这种出门带两只手机的炫富行为请用唾沫淹死他),而且还是公司的那只工作专用手机。这只手机已经没电,所以不用考虑考打电话确定手机方位的问题,于是在遍寻客房内的各个角落,加上合理的推断后,我们认为凯哥的这只手机应该是落在开往东枝的大巴上了,请允许我在这里做一个ORZ的表情。其实当时我心里满满的都是一定是找不回来了的想法,不过还是安慰凯哥说:“我去找Sam,让Sam给我们那辆大巴车的司机打电话,那辆大巴肯定是要回仰光的,让司机在开回来的途中留在茵莱湖就好了。”
        找了Sam说了这事儿,Sam让我们找出我们的车票,并按照车票上的号码给司机打了电话拜托司机找找,司机一会儿回电表示木有找到,Sam问凯哥这只手机要多少玛尼啊?凯哥扣扣脑门表示600刀。”一瞬间我想扶额做晕死状,特么你丫这么诚实地把价格告诉人家了,在这个首都人均日收入2刀的国度里你是真心想让手机回来吗?Sam笑了露出他那久食槟榔的血盆大口说:“捡到你的手机的娃一定会很哈皮的。(事实证明我就是小人之心,默默遁走…)
        坐上带我们去徒步起点的出租车后没过一会儿,车便停下来把我们的大件行李放到一间小屋子里,好让托运的人直接把我们的大件行李托运到我们在茵莱湖的客栈。(3000K/一件行李)
        










        在我们出发去徒步起点的车上凯哥已然在准备回去后补卡事宜了,此时Sam接到了我们的大巴司机打来的电话,只听得Sam叽里呱啦吧唧吧唧了几句后突然回头冲我们竖了竖大姆指,卧槽,手机被找到了!Sam撂下电话告诉我们,凯哥的手机掉在了地板上,一开始司机只在座位上找,所以没找到,不过也正因为掉在了地板上,所以没有其他乘客看到,所以一直安稳地躺在那儿。Sam的妹妹家就在某个车站附近,距离娘水20公里,这只福大命大的手机将会被送到Sam的妹妹家,然后Sam再送到我们在茵莱湖的旅店里。三枚逗比顿时老泪纵横呐(凯哥强哥:我们明明只是喜笑颜开!),作为三枚逗比中比较清醒的一位(凯哥强哥:清醒你妹,就你清醒啊,滚粗!),我很理智地问Sam:“我们应该给那位大巴司机多少钱做路费啊balalala感谢他啊blalalala?”Sam表示不知啊,最后说了个数字15000K,卧槽,好便宜有没有!对于凯哥这种土豪来说15000K算个球!于是我示意凯哥是不是也要给Sam15000K以示感谢哇,毕竟人家也要拜托他妹妹,然后再跋涉20公里送过来的说(凯哥:特么老子本来就要感谢Sam的好吗,你示意个毛线)。Anyway,土豪凯哥在到达徒步起点下车后感激涕零地给了Sam30000K,Sam再次露出他那久食槟榔的血盆大口,矮油,你们真特么客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20:19: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徒步起点有一家便利店可以买水,Sam告诉我们一直到中午我们都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买水了,所以务必在这里买好足够的水带上。在强哥和凯哥买水的当儿,我趁机借用了一下便利店的厕所,嗯…很有特色啊…这种厕所将在未来两天伴随我多次,所以我也就不急着在这里记述了。
        一上路Sam就开始对我们进行一系列农作物扫盲工作,经过两天的扫盲我们已经认识了胡萝卜、番茄、土豆、花椒、生姜、辣椒、咖喱、水稻、旱稻、玉米、海棠果、菩提树等一系列农作物,有信心站上一站到底秒杀众人(做梦吧你)。不得不说菩提树真是大啊,完全可以和榕树一拼,难怪当年释迦牟尼要在菩提树下立地成佛呢,因为,凉快呀(你能不能有点佛学素养!)
菩提树!!!

        缅甸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靠牛拉犁为主的农耕,途中遇到一个农民手持一个拖拉机头,自己跟着拖拉机头洒脱地奔跑在田野上,Sam见我们仨逗比纷纷蹲下来为之拍照表示这么高科技的是比较少见的。
        途中还遇到了一段铁轨,不仅铁轨两边杂草丛生,连铁轨上的枕木之间也长满了杂草,以至于我问Sam这条铁路是被废弃了吗?不过Sam表示:“怎么可能!每天还会开过两班小火车呢?”
真心看不出这段铁路还在用诶

        沿着铁轨走了十来米我们便左拐离开了铁轨,下到一处低洼地,有小溪浅浅地流过,溪里有水牛把身子埋入水里纳凉,岸边坐着一枚大约十几岁的小男孩,想必是水牛的主人。此时Sam告诉我们水牛是危险的动物,会攻击人类,所以要避而远之,千万不要近距离对其拍照,于是我们在绕过了水牛小憩的水洼后从后方摁了几下快门。

小男孩回头看我们

        紧接着Sam带我们路过了一片长着竹叶状叶片的草本植物田,他又考我们说这是什么,见我们一脸迷茫,Sam摘下一片“竹叶”揉搓了一下递到我们鼻子下,一股刺激性气味扑鼻而来,是不是应该扇闻!!!(不要理一个逗比的逻辑)“辣椒!”Sam听到这个答案表示呵呵图样图森破呀,然后指着高于这群“竹叶”作物的植物说那才是辣椒,这个叫做生姜。顺便给我们科普了一下当地的巴奥族人天天吃辣椒,他们可以生吃!所以他们的菜都是很辣的,加上他们不会烧给外国人吃的饭菜,所以已然有一个厨师在我们前方行进,并在饭点为什么做饭了。咦?这算御用厨师吗?瞬间觉得这徒步很高大上的感觉啊有木有!
这是生姜哦!!!

        接下来我又对着路边的一段干掉的树枝拍了照,同时问Sam为嘛它死了,Sam说那是因为人们把它砍下来了…瞬间被自己的智商打败,我究竟是出于什么理由要问这么二的问题!一定是我想和Sam练口语!一定是这样!

是的,我指着这个问sam它为嘛死了。。。

        走着走着路上看到了一株长相清秀的孤树,说它长相清秀是因为它看起来像是被人裁剪过那么规整,孤树嘛是因为它周围没有树(这个不用解释,你以为别人智商都和你一样逗比吗?)。所以这棵树配上后面的蓝天白云完全就是电脑屏保啊,于是又摁了几下快门,顺便问问Sam这货叫什么?Sam表示这货叫小苹果树,在集合了我们仨逗比的所有智慧后,我们认为这个树应该是海棠果树。
这就是海棠果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23:4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Sam见我们对着这棵树快门摁个没完,于是说后面我们还会看到很多这种树,我们这才收起相机继续跟着他跋涉。啊,当然除了凯哥,他因为拍这棵树被遥遥的落在了后面,以至于Sam问我:“quik用中文怎么说?”


        一时间我感到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重任落在了我身上,我就要把我们上下五千年积累下来的厚重文明传授给这位生在缅甸长在泰国祖籍尼泊尔的阿三哥了。于是,我略一沉吟,抬头郑重地告诉Sam,quik翻译成中文就叫做“逗比”。Sam两眼放光,很兴奋地说:“逗比在印度语里是帽子的意思诶!”我为有Sam这样卓越智商的学生感到骄傲,他已经学会用注音法学习中文了。当然,教到这里还远远不够,我又为Sam现场演示了一遍。我转身对着凯哥大吼一声:“逗~~~!逼~~~!quik!!!”
        不得不说Sam的理解能力拔群,他立马学着我的样子冲凯哥吼了一声:“逗比!”很好,短促有力,非常准确地表达出了对一个逗比应有的所有情绪。
        在接下来的路上,Sam活学活用,在凯哥落后的情况下,我们总能听见Sam对凯哥亲切的呼唤:“逗比逗比,quik,quik!
       下面又到了Sam老师的植物辨认课,这节课上Sam老师先让我们尝了一种果实,他友情提醒我们用舌头舔一下然后立马吐掉,作为好学的学生,我们照做了,然后我们发现,这货!是!花椒!!!Sam老师见我们一副面部抽筋状,又友情提醒我们过五分钟就没事了么么哒,谢谢老师,先别急着上路,让我先喝口水啊,嗝~

这是花椒!!!

此后我们以神农尝百草的姿态学习了缅甸农田里以及路边的多种植物,真正践行了脚踏实地从田地中来到泥浆里去的光荣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20:55: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不知走了多久,我们抵达了第一个巴奥族的村落,Sam介绍说巴奥族人擅长用竹子编制房屋,女人一律身着黑色服装,头顶裹鲜艳颜色的头巾,据观察裹橘黄色头巾的女人居多。回来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巴奥族其实并不能算是缅甸的少数民族,在《实普丹圣》论著中,把缅、当都、骠、甘仰、巴耶、若开和土瓦规定为七种缅人,其中当都便是巴奥族,在缅语中“当都”的意思是农民,后来为了避免混淆农民与当都人的角度出发,逐渐采用了巴奥人更为喜欢的较为亲切的本族语的称呼——巴奥。





        




此时,这座村落里的巴奥人正在用烟熏蜂巢,这些蜂巢是他们从山林里找到的,用烟熏死蜜蜂后,将蜜蜂及蜂虫夹出,Sam说这是可以吃的。

还有的巴奥人正在制作竹制品,比如生产用的竹筐等,他们技术娴熟,也不因我们这些外人围观而感到拘谨,他们只是淡然自若地做着自己的事儿。



        彼时,我又很悲剧地求借厕所了,Sam有点为难,看来还没有徒步的游客请求在巴奥族人的村落里借用过厕所,不过Sam还是找了看起来会说缅语的年轻人开口问了,在得到应允后我很欢乐地冲进了厕所(啊喂,你为什么要对上厕所这种事情记述得这么详细!)说起来,巴奥族人有自己的语言,与缅语不通,但是近年来一些年轻的巴奥族人会在学校里学到一些缅语,因此能与缅族人做简单的交流。想来文化才是最大的权利,强势民族终究是要用文化“侵略”的方式吸纳和融合少数民族的,这放在世界哪个角落都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待我们休息够了,Sam继续带领我们上路,在走出这个巴奥族村落的路上,我们看到好多巴奥人的房屋前摊了竹席晾晒红辣椒,真是艳丽得紧。晒红辣椒的巴奥人中还有一位年约97岁的老奶奶,身体矫健得很,不过我们也只是远观了一下,没好意思去打扰老人家的清宁。

此图中有那位老奶奶
        正往前走着,突然背后的房屋里传来孩子的嬉笑声,回头一看发现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在阳台上向我们挥手说hello,真是活泼可爱。想起在印度无意间路过一间男校小学,结果差不多整层楼的男生都跑到走廊上挥手喊:hello, madam!想来这或许就是民族的外向性吧,中国人总是拘谨又小心的,倘若有人举起相机对着自己拍照怕多半是会不高兴的,但缅甸人和印度人却会呼朋引伴地兴高采烈地冲到镜头前摆出各种各样的pose,然后又欢笑着离去,心无阻碍,便也碍不到自己的欢快。

中午下课回家吃饭的孩子

穿校服的孩子

这是学校

这不是缅甸国旗,这是纪念昂山将军的国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讨论社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E旅行网 版权所有©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2965号-2京ICP备1301296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843号

手机版 | APP | 电脑版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